水稻临近收割被稻飞虱影响,可以喷施敌敌畏、吡蚜酮等将其消灭。
根据喷施药物不同,水稻的收割期也不一样,喷施敌敌畏一般间隔7天可收割,喷施吡蚜酮间隔14天可收割。
一般使用速效性药剂和持效性药剂结合喷施为宜,使用敌敌畏时浓度不宜过大,害怕农残超标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水稻收割期。
稻田中没有水,稻飞虱技术较大的情况,使用敌敌畏拌沙中午撒施为宜。
一、水稻后期快收割了有稻飞虱怎么处理
1、临近收割,可以喷施敌敌畏、吡蚜酮、烯啶虫胺、烯啶·吡蚜酮等防治稻飞虱,其中敌敌畏安全间隔期是7天,吡蚜酮是14天,烯啶虫胺是14天,烯啶·吡蚜酮是21天。
2、建议使用速效性药剂和持效期药剂相结合喷施,若使用敌敌畏,浓度不要过大,必要时加入省功宝等助剂来加强渗透性和内吸性。如果担心后期农残超标问题,可以适当延长几天再收割。
3、对于田里没水、稻飞虱基数比较大的情况,可以用敌敌畏和毒死蜱拌上沙子,选择在中午进行撒施,这个方式充分利用了有机磷农药的熏蒸作用,对于稻飞虱防治效果较好,还可以减少一些农药残留。
二、在什么温度下稻飞虱会停止生长繁殖
1、稻飞虱通常在气温低于5℃和高于30℃时停止发展(生长)和繁殖。
2、稻飞虱属于昆虫纲同翅目飞虱科害虫,俗名火蠓虫。刺吸植株汁液危害水稻等作物。常见的种类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三种稻飞虱的共同特征是为体形小、触角短、锥状,后足胫节末端有一可动的距。翅透明,为长翅型或短翅型。
3、褐飞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6℃-28℃,相对湿度80%以上。长江中下游稻区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秋多雨的年份,易酿成严重发生。高肥密植的稻田有助于稻飞虱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