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配基质:使用玉米芯、棉籽壳、木屑混合配制栽培基质。
控制温度:生长适温24-27℃,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
做好遮阴:做好遮光工作,切忌明亮光线进入食用菌栽培大棚。
管控湿度:要求食用菌栽培容器周围的空气湿度足够大,为食用菌提供充足水分。
一、怎么栽培食用菌
1、调配基质
想要栽培食用菌,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调配好合适的基质。食用菌与植物不同,适宜生长在木质纤维的基质中,因此我们可以使用玉米芯、棉籽壳、木屑等进行压制消毒杀菌等工序后,作为栽培食用菌的基质使用。
2、控制温度
食用菌包含了非常多种不同的菌类,而大部分的菌类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不耐高温,在温度过高、气候炎热的天气中就会变得生长缓慢或停滞,因此我们要确保植株的温度控制在24-27摄氏度之间,不宜过高。
3、做好遮阴
食用菌大多数对于阳光没有需求,和植物不一样,菌类无需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我们要为栽培食用菌的容器进行遮光的处理,不可有过于明亮的光线进入其中。如果没有做好遮光的处理,食用菌有可能会因此死亡。
4、管控湿度
绝大部分的食用菌都喜欢生活在较为潮湿的环境中,它们无需人工浇水,只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基质中的水分生存,因此我们要确保栽培食用菌的容器周围的空气湿度足够大,为食用菌提供充足的水分供给。
二、食用菌冬季管理方法
1、加固菇棚
对菇棚进行加固,避免大风掀翻棚顶、暴雪压垮屋顶造成损失。
2、要有升温、保温措施
采用火墙加热,对菇棚进行升温,以防止出现冻害,甚至菇蕾被冻死,菇棚北墙要尽量厚或中间添加保温材料,以防北风,温室大棚要尽可能采用厚稻草帘或保温被来夜间保温。
3、加强通风管理
因为食用菌主要靠分解有机物生活,在代谢过程中需要氧气,同时释放二氧化碳,通风的目的就是补充食用菌需要的氧气,排出其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特别是进入出菇期,需氧量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都会增加,如不通风会造成菇畸形甚至死亡,具体措施为:
(1)在中午时分打开通气孔,但前提是不使棚内外温差过大.
(2)在外界气温5℃以上时,将棚南面下方塑膜掀开10厘米左右,通气效果十分明显。
4、加强湿度控制
确保培养料或菌棒的含水量及菇棚相对湿度,菇棚内挂几个干湿温度计,以监测菇棚内的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并保持正常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