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料:一般使用酒米或者是用曲酒浸泡后的玉米粒进行打窝。
地点:一般选择在水库中的回湾处进行打窝,或者是在食物丰富、溶氧量高的地方打窝。
抛撒:确定打窝地点后,采用抛撒的方式进行打窝。若距离打窝地点较远,需使用打窝竿进行打窝。
补充:打窝后,需要定期进行补窝。
一、水库钓鲫鱼的打窝方法
1、窝料
在打窝之前,首先要将窝料准备好。窝料的味型要根据鲫鱼的口味才能决定。鲫鱼对酒香味是比较感兴趣的,因而酒米作为窝料就非常合适。除了酒米之外,也可以将玉米粒等谷物泡在曲酒之中,作为饵料同样是比较合适的。
2、地点
打窝的地点也是需要注意的。在水库中,回湾处的位置比较适合打窝。或者寻找食物和氧气丰富,也就是鲫鱼经常聚集的地方打窝,也是可以的。
3、抛撒
确定好打窝的地点之后,就需要将窝料撒到窝点之中,抛撒的方式可以根据窝点的远近来决定。如果地点并不是特别远,手抛更方便一些。不过,若是窝点在比较远的地方,那么最好使用专门的工具,比如打窝竿。
4、补充
将窝料抛入窝点之后,并不代表之后就不需要补充了。由于窝料在水中会不断发散、消耗,吸引的效果也会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就得适当补充一些,不然也会对效果有所影响。
二、水库钓鲫鱼提前多久打窝
1、不同的水温条件下,窝料发散有快有慢,根据季节、水温决定打窝时间,就是比较合适的。
2、比如,若是在春季或者秋季,提前一两个小时打窝;若是在夏季,则可以提前一个小时左右。
3、在冬季情况则不同,建议提前两三个小时甚至提前打隔夜窝都是可以的。
三、野钓鲫鱼用什么漂型
1、七星漂
七星漂是传统钓沿用已久的浮漂,别称星漂、散子漂、蜈蚣漂等,因通常由7颗漂豆组成而得名,使用时漂豆平躺在水面上(水下部分是垂直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且便于观察漂相,缺点是抗风浪和抗走水能力不如立漂,最适合与长竿、断线、朝天钩搭配钓草洞,也适合在浅水区作钓。
2、立漂
立漂由漂脚、漂身、漂尾三个部分组成,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与台钓一起传入大陆,因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便于观察漂相等优点而迅速风靡钓鱼界,短短的30年时间里就已成为全国各地钓鱼人最常用的浮漂,缺点是调漂难度高且对钓点水深有一定要求。
(1)长脚长身长尾漂:
长脚长身长尾漂是长度最长的浮漂,最大的优点是稳定性好,在有暗流或走水的环境下也能使用,特别适合在有风浪的深水区作钓,另外长脚长身长尾漂顿感性强、下挫幅度大且动作缓慢,野钓鲫鱼用长脚长身长尾漂能掩盖一些小杂鱼的信号。
(2)长脚短身长尾漂:
长脚短身长尾漂的漂身比长脚长身长尾漂要短,灵敏度比长脚长身长尾漂略灵敏,特点是翻身早、翻身慢、行程长,虽然不适合用来钓快鱼或鱼口好的鱼情,但最适合用来应付轻口鱼或鱼不怎么开口的鱼情,例如钓鱼口慢的大鲫鱼就非常好用。
(3)短脚长身长尾漂:
短脚长身长尾漂是对鱼情适应性最好的浮漂,同时也是钓鱼人用得最多的浮漂,特点是翻身快、顿感强、稳定性好、假口少、漂相真实,钓滑口鱼或快鱼时可调高钓高,钓生口鱼或慢鱼时亦可调低钓低,最适合一支浮漂打天下的休闲钓鱼人用。
(4)短脚长身短尾漂:
短脚长身短尾漂和短脚长身长尾漂调高钓高时没什么区别,但重心比短脚长身长尾漂略低,特点是翻身快、稳定性好、假口少,不管是钓生口还是滑口、钓快鱼还是慢鱼、钓底还是钓浮均宜,其中尤以底钓滑口鱼在调目附近抓一线吃口最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