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干:5月份、9月份上旬,刺破杨树上面的病斑,刮除病部的皮层组织,再涂抹“不脱酚洗油”等药物,经过5-7天再涂抹50-100ppm赤霉素,或把“福萘液”涂抹在病斑附近。
喷干:5月份、9月份上旬,对杨树的病部喷施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倍液等药物,或涂抹“斑腐清”300-500倍液。
一、如何防治杨树烂皮
1、涂干
(1)5月、9月上旬,用小刀将发病植株的病斑刺破,刮除有病的皮层组织,一直刮到病斑与健康部位的交界处,然后任选下列一种物质涂抹:松焦油柴油(1:1)、沥青、3-50Be′的石硫合剂、不脱酚洗油。
(2)涂药5-7天后,创面涂50-100ppm赤霉素,以利于伤口的愈合。也可在病斑周围涂福萘液(40%福美砷50倍液中混加50mg/L萘乙酸),能明显提高病部周围组织的愈合速度,降低该复发率,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
2、喷干
在5月、9月上旬可选用10%双效灵水剂10倍液、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倍液、30%福美砷可湿粉剂100倍液,或使用新型药剂斑腐清,采用喷雾也可输液或插瓶,要想尽快可稀释300-500倍液对准病部进行喷雾或涂抹。
二、杨树烂皮病的症状
病害发生在主干和枝条上,表现出干腐和枝枯两种类型。
1、枝枯
常发生在幼树的主枝和侧枝上,常见于毛白杨、八里庄杨等光皮型树种的杨树上。发病初期患病枝条变色,无明显病斑,后主枝即失水枯死。
2、干腐型
常见于成年树的杨树主干及侧枝,病斑多发生在树干南向及西南向。初期为有明显边缘的褐色病斑,病部腐烂,剥开树皮见本质部边材变色,严重时树皮呈纤维状分离;后期病斑上出现针尖状密集黑色子实体, 遇潮湿气候,子实体突破表皮,溢出桔黄色分生孢子角。病斑绕树干一周时,其上部即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