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经验

三农学堂

蟋蟀和蝈蝈的区别,外形、类别、食性等均不同

作者:左右模样发布时间:2024-09-14 11:42:01

外形:蝈蝈个头较大,体长可达4cm,体色多呈绿色,而蟋蟀个头较小,体长一般为2cm左右,体色多为黄褐色至黑褐色。

类别:蝈蝈为螽斯科动物,而蟋蟀为蟋蟀科动物。

食性:蝈蝈为杂食性动物,并且偏食肉性,主要以昆虫及田间害虫为食,而蟋蟀主要以植物嫩芽、嫩叶及根为食物,属于农业害虫。

蟋蟀和蝈蝈的区别,外形、类别、食性等均不同

一、蟋蟀和蝈蝈的区别

1、外形不同

(1)蝈蝈形似蚂蚱,体长约4厘米,宽近1厘米,身体十分壮实,虫体呈绿色。产地不同的蝈蝈颜色深淡不一样,通常在淡绿至深绿之间。

(2)蟋蟀体色大多呈黄褐色至黑褐色,身体不具鳞片,体型中小型,少数大型,体长一般20毫米左右。头较圆,胸宽,油光发亮。触角呈丝状,远长于体长,它的触角柄节多为圆盾形,窄于或等于额突。

蟋蟀和蝈蝈的区别,外形、类别、食性等均不同

2、类别不同

(1)蝈蝈属于螽斯科。

(2)蟋蟀为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

3、食性不同

(1)蝈蝈食性较杂,有植物类、昆虫类和杂食类,通常来说,它们的食肉性强于食植性。天然蝈蝈以捕食昆虫及田间害虫为生,是田间卫士,捕捉害虫的帮手。

(2)野外生活的蟋蟀一般都是以嫩芽、嫩叶及根为食。

蟋蟀和蝈蝈的区别,外形、类别、食性等均不同

二、蟋蟀的品种介绍

1、中华蟋蟀

(1)中华蟋蟀的体长大约为2cm,体为黑褐色,每年生1代,主要以卵在土壤中越冬,雄性发音器在前翅近基部,通常以翅摩擦发音.

(2)听器位于前足胫节上,穴居性,经常在地下、地面或砖石缝中活动,主要为害植物根、茎、叶、种子和果实等,喜爱在夜间取食,一般咬食植物近地面的柔嫩部分,导致缺苗,是农业害虫。

蟋蟀和蝈蝈的区别,外形、类别、食性等均不同

2、大棺头蟋蟀

大棺头蟋蟀的头扁,前端平,向前倾斜,雄性头向两侧明显突出,雄性间也会打斗,但是斗性不及斗蟋。

蟋蟀和蝈蝈的区别,外形、类别、食性等均不同

3、油葫芦

(1)油葫芦的身体为暗黑色,具有光泽,两复眼的内上方具有黄条纹,直达头后部,前翅为淡褐色,也有光泽,后翅比较发达,具备短暂飞行能力。

(2)雌性的产卵器长达2cm,喜爱在夜间觅食,成虫和若虫均危害高粱、大豆、花生、瓜类、蔬菜等作物,在全国各省都有分布。

蟋蟀和蝈蝈的区别,外形、类别、食性等均不同

4、中华灶蟋

(1)中华灶蟋又被称为“白蟋蟀”,主要因常见于农村灶内而得名灶蟀,中华灶蟋是直翅目中的一个亚种,有别于田间蟋蟀,其体态较小,性格温和,通体为乳白色,个头大的如花生米,小的如麦粒.

(2)扁平的脑袋两侧长有1对触须、1对复眼,圆筒状的腹腔上带有褐红色的环形花纹,腹端有1八字形小尾巴,背上有退化的4只小翅膀,2条弓起的大腿是其弹跳的主要器官。

(3)中华灶蟋能爬善跳,机灵乖巧,偶尔捉1只放入掌心,它会舞动触须,与人对视,并发出鸣叫声,再迅速跳出掌心逃遁,通常的老农经常将其放入小葫芦内饲养,在大雪纷飞、滴水成冰的冬季,都能听到它的叫声。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经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经验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猪的正常心率是多少,猪在不同生长阶段心率不同
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心率有所不同。新生猪:呼吸次数50-60次/分钟,心率200-250。保育猪:呼吸次数25-40次/分钟,心率90-100...
新糯玉11号玉米种子介绍,一般4月中下旬播种
平均采收期89天,株型松散,株高246厘米,穗位高94.4厘米,果穗长21厘米,穗粗4.7厘米,秃尖长2厘米,锥型,穗行数14.9行,行粒数...
迷你向日葵的生长过程,分为幼苗、现蕾、开花和成熟期
幼苗期:从出苗至现蕾,一般为35-50天(夏播为28-35天)。现蕾期:从现蕾至开花,一般为20天左右,此时为生长旺盛阶段,营养生长及生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