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地整地:将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的地块作为种植,收获前茬作物后,施入充足的基肥,随即翻耕土壤并做畦。
2、种植方式:将健壮、芦头小、无须根的根条当作栽培对象,按适宜株行距栽入土壤中。或在春秋季节进行条播、穴播,播种后搂平畦面并浇水,再覆盖草木灰并轻踩。
3、田间管理:植株长到4-7厘米时要结合除草工作进行间苗,之后要做好追肥、浇水、病虫防治等工作。
一、白芷的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1)白芷宜在平坦土地栽培。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为佳。前茬通常多为水稻、玉米、高粱、棉花等。
(2)前茬作物收获后,每亩施腐熟堆肥,或厩肥3000-5000公斤,饼肥100公斤,磷肥50公斤作基肥。再进行翻耕,深约25-30厘米,整平耙细,做高畦。一般畦宽1.2-1.5米,高12-20厘米。四川产区通常不作畦。
2、种植方式
(1)培育种子
①白芷用种子繁殖。可单株选苗移栽留种和就地留种。生产上多采用前一种方式,通常在收挖白芷时进行。四川选主根不分支,健壮无病的紫茎白芷作种。河南、河北选根条细长、芦头小、无须根、皮细色白、健壮白芷作种。
②移栽前剪去叶子,按行株距50-70厘米栽种。冬季及翌春进行除草施肥。6-7月种子陆续成熟,于果皮变黄绿色(河南黄白色)时,连同果序一起采下,可分批采收,然后摊放通风干燥处,凉干脱粒,去净杂质备用。
(2)播种
①播期分秋播、春播两种,以秋播为好。河南秋播在白露前后,河北于处暑至白露之间,四川于白露至秋分之间,浙江于寒露前10天进行。气温较高地区以秋分至寒露为宜,播种过早,白芷植株当年生长过旺,第2年部份植株提前抽苔开花,根部木质化不可药用。播种过迟,冬季降水量少,气温较低,播后不易发芽,影响生长。
②播法:条播、穴播均可。浙江、河南、河北为条播,行距13-20-27厘米,开沟1-1.5厘米,每亩用种1-1.5公斤。播后搂平畦面,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四川多用穴播,行距30-33厘米,穴距23-27厘米,穴底要平。每亩播种量0.5-0.8公斤。播后均不覆土,随即施稀人畜粪水,每亩约1000公斤左右,再用人畜粪水拌的草木灰覆盖其上,不露种子。然后用木板镇压或轻踩,使种子和土壤密接,以利发芽。15-20天即可出苗。
3、田间管理
(1)间苗
出苗后株高4-7厘米时间苗,可进行1-2次。穴播留苗5-8株,条播的每隔7-10厘米左右留苗1株。按株距10-12厘米定苗。间苗时,留叶柄青紫色或植株基部扁形的壮苗,留成三角形或梅花形,以利通风透光。
(2)松土除草结合
间苗进行除草。苗期除草要用手薅或浅锄,以后可进行中耕除草,使田间土壤疏松无杂草,以利生长。
(3)施肥
①通常追肥3-4次。第1、2次均在间苗、中耕后进行。每次每亩施稀人畜粪水1500-2000公斤。第3次在定苗后进行,每亩施人畜粪水2000-3000公斤,加入3公斤尿素。
②清明节前后进行第4次追肥,每亩施人畜粪水2000-3000公斤,撒施草木灰150公斤,施后培土。浙江第1次在3月间苗后,第2次在4月除草后,第3次在立夏前施肥。
③一般冬季施圈肥。施肥应注意当年宜少施,以防徒长,提前抽苔开化。第2年宜多,辅以磷钾肥,促使根部粗壮。
(4)排灌
白芷播种后土壤干旱,应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生长期,如遇天气干旱,应及时浇水,确保植株生长需要,雨水过多或田间积水时,应及时排水,以防病害或烂根。
4、白芷的病虫害防治
(1)病害斑枯病
①又名白斑病、叶斑病,为中的一种半知菌。危害叶片。病斑开始较小,初呈暗绿色,扩大后灰白色,严重时,病斑汇合成多角形大斑。
②后期在病叶的病斑上密生小黑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叶片局部或全部枯死。通常5月发病,直至收获。氮肥过多,植株过密,亦易发病。
③防治方式:选择健壮、无病植株留种,白芷收获后,病残植株和残留土中的病根,集中烧毁。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喷1∶1∶100的波尔多液1-2次。
(2)紫纹羽病
为中的一种病菌。在主根上常见有紫红色菌丝束缠浇,引起根表皮腐烂。在排水不良或潮湿低洼地,发病严重。防治方法:作高畦以利排水;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每亩2公斤加草木灰20公斤拌匀撒施土中,并进行多次整地;亦可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每亩2公斤,兑水2000公斤泼浇畦面,待土干后再整地播种。
(3)立枯病
为中的一种半知菌。多发生于早春阴雨,土壤粘重,透气性较差的情况下。发病初期,幼苗基部出现黄褐色病斑,以后基部呈褐色环状干缩凹陷,直至植株枯死。防治方式:选沙质壤土种植,及时排除积水;发病初期用5%石灰水灌注,每7天1次,连续3-4次,或用1∶25的五氯硝基苯细土,撒于病株周围。
(4)黑斑病
秋天叶上出现黑色病斑。防治方法:摘除病叶或喷1∶1∶120的波尔多液1-2次。
(5)虫害黄翅茴香螟、黄凤蝶、蚜虫、红蜘蛛,危害叶片
防治方式: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杀。
(6)黑咀:危害根部
防治方法:用25%亚铵硫磷乳油1000倍液,浇灌植株根部周围土壤。
(7)食心虫:咬食种子,常使种子颗粒无收
防治方式: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
(8)地老虎:危害植株幼茎
防治方法:用人工捕杀或毒饵诱杀。
二、种植白芷的注意事项
1、种植时间
(1)白芷的种植并不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的,通常最常见的就是在春季和秋季进行种植,种植的时间与温度有非常大的关系,适合白芷生长的温度是十五到二十八度,所以在春季种植也通常要过来清明节之后去了,清明节前夕气温还比较低,而且多雨,特别不适合白芷的生长。
(2)虽说秋天的温度非常适合白芷生长,但是秋天的雨水比较少,白芷的生长液是需要一定的水分的,如果完全要靠人工灌溉这也是一个大工程,所以秋种通常是在八月底到九月初的这段时间里最为合适。
2、种子培育
(1)白芷如果是通过种子进行种植的话就需要对种子进行催芽,不然它的发芽时间是非常慢的,通常的处理方式是价格白芷种子放到四十到五十度左右的温水中浸泡四五个小时之后,在放入冷水中冲洗。
(2)然后将种子和一些防治疾病增强抵抗力的药剂进行拌种,三个小时之后在放入清水冲洗干净,最后我们需要间个种子房子温度为二十五度的环境中进行催芽,等到百分之八十的种子都冒出芽白就可以进行播种啦。这样做可以更大程度的提高白芷的成活率。
3、种植密度
(1)不管是种植什么都需要有一定的间隔,这样才可以长的更好,所以白芷也不例外,白芷的恶化主要是要让它的根部不断的长大发展以及发出更多的根茎,通常种植的间隔是每行间隔三十到三十五厘米,每株间隔十五到二十厘米,这样让它在地底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2)白芷的生长也需要通过枝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以合理的密度可以让它接收到充足的光照,大大的提高产量。
4、肥水管理
(1)肥水管理在白芷的生长过程中占有非常大的分量,所以在这一步中我们一定奥处理妥当,首先在种植的时候我们需要打好基肥,通常是使用农家肥以及动物的粪便,其次是在种植的时候一定要将土地浇一遍水,这样种子的生长速度会更快一点。
(2)后期还需要进行三到四次追肥,首次追肥是在移栽后十天,第二次是等到白芷长到二十厘米的时候,第三次是白芷开花的时候,最后就是快可以采收的时候,每次施肥所使用的肥料种类基本相似,通常都是人类粪尿水、草木灰、尿素以及磷肥。
(3)水分的控制就比较简单了,一般是移栽后的那一段时间都需要进行浇水要一直到白芷成活,其次就是等到白芷开花的时候,这时所需的水分会比较多,最后就是采收完之后。
5、除草方式
(1)在白芷的整个生长过程中一共需要进行三次中耕除草,首次是在定植之后,田间有出现杂草就需要立马除草,其次就是在白芷开花前两天除一次草,这次需要尽可能的将土翻松,有助于白芷根茎的膨胀。
(2)最后就是在开花之后除最后一次草,这次就只要将田间的杂草轻轻的拔掉,不要松动根茎,导致产量降低。
6、病害防治
(1)白芷通常会患有白斑病,症状表现为叶子上出现褐色的斑点,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叶子会慢慢的全部枯萎,导致植株死亡。
(2)最直接的治疗方式就是通过波尔多液进行喷施防治。其次就是还有许多的害虫,比如说蚜虫和红蜘蛛,对于害虫我们有一个通用的药剂那就是敌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