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防控:果实采收后清除病残体及杂草并集中处理,早春全园喷洒一遍3-5波美度石硫合剂,同时园间避免间作其它作物。
生物防治:使用木菌素、螺卷毛壳、单格孢属、芽孢杆菌等拮抗菌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萌芽前3月中上旬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关键时期每隔2周喷施一次42.4%唑醚·氟酰胺2500-4000倍液或40%嘧霉·异菌脲悬浮剂1000-2000倍液防治。
一、怎么防治葡萄灰霉病
1、发病症状
(1)葡萄灰霉病危害花序和果实,也是也会危害叶片和新梢,花序多的情况下,开花前发病。
(2)花序发病初期像被开水烫过一样,呈暗褐色,病变组织软腐,表面密生灰色霉层,被害花序萎焉,幼果极易脱落。
(3)果梗染病后又是病斑上会产生黑色菌核;果实在成熟时染病,会先产生淡褐色病斑,非常快会蔓延至整个果实,使得果实腐烂。
(4)在病情严重时新梢叶片也会被感染,产生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病斑有时还会出现不规则形轮斑,在贮藏期受病菌侵染,果实也会变色、腐烂。
2、发生规律
(1)发病通常分为两次,一次是开花前后,第二次在果实成熟期,在春季时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大,雨水会导致果实果肉裂开,病菌就会乘虚而入,导致果实腐烂。
(2)灰霉病发病温度在20度注意,空气湿度在85%以上,如果空气湿度达90%以上时,发病会极为严重。
(3)所以春季多雨季节都是灰霉病的发病期,另外对于灰霉病管理不当,比如通风不良、光照不足、地势低洼、微量元素施入过多等等,都会导致葡萄发生灰霉病。
3、防治措施
(1)农业防控
①搞好清园:果实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及杂草,剪除病枝病叶,集中焚烧或深埋,减少越冬菌源。结合清园,于早春对全园树体及地表喷一遍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质量分数,后同)施纳宁200倍液,铲除越冬菌源。
②避免间作其他作物:因灰霉菌寄主范围广,除危害葡萄外,还危害草莓、番茄、茄子、黄瓜等470余种植物。如间作其他作物,易造成交叉重复感染,造成病害大流行,同时增加防治成本。
(2)生物防治
充分利用具有灰葡萄孢霉病菌拮抗作用的微生物源物质抑制灰霉病的发生,可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具有无毒无害、安全环保、长期控制等优点。目前防治灰霉病的拮抗菌有木菌素、螺卷毛壳、单格孢属、芽孢杆菌、白肽霉素、变构霉素、链霉素等。
(3)化学防治
①葡萄萌芽前3月中上旬及时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全园喷洒,包括植株和地面,消灭或减少园内植株表面的越冬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
②保护性和治疗性杀菌剂有:42.4%唑醚·氟酰胺2500-4000倍液、40%嘧霉·异菌脲悬浮剂1000-2000倍液、38%唑醚·啶酰菌水分散粒剂1000-2000倍液、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1500-2000倍液、50%腐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200-1800倍液、20%氟硅唑乳液30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或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等。在关键时期内每隔2周喷一次,连喷2-4次,交替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二、葡萄褐点病怎么防治
1、症状
(1)果实:近成熟果实发病,初呈紫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略凹陷,病部继续扩大,引起果实软腐,干缩变为黑色或灰蓝色僵果,棱角明显,病果上布满清晰的小黑粒点。
(2)叶片:发病叶脉间出现红褐色近圆形小斑,直径约2-3mm,病斑扩大后中央灰白色,外部褐色,边缘黑色,上生许多黑色小粒点,沿病斑排列呈环状。
(3)新梢:新梢发病出现深褐色椭圆形微凹陷斑,其上生有许多黑色小粒点。
2、防治方式
(1)彻底做好秋冬季的修剪和清园工作,翻耕果园土壤。发病季节及时摘除并销毁病果,剪除病枝梢,减少田间再侵染。
(2)新建果园要严格检查引进苗木,剔除病株,及时排水修剪,降低园内湿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加强肥水管理。
(3)芽前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21-30倍液。
(4)开花前、谢花后和果实膨大期喷1:0.7:200倍式波尔多液。
(5)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以及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每隔10-15天喷洒一次,一共喷洒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