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防治时期:查看稻株茎秆露出水面10cm处,若叶鞘开始变黄、伴有褐色条纹且扒开叶鞘时可观察到二化螟幼虫时,即可用药。
农业防治:成虫羽化期利用灯光进行诱捕,及时除草以及处理稻根和稻草,收割后翻耕、灌水。
药物防治:常见可用于防治水稻钻心虫的药物有杀虫双、杀虫丹、三唑磷、杀螟松、氯虫·噻虫嗪等。
一、什么时候打水稻钻心虫效果好
1、适宜防治时期
查看稻株茎秆露出水面10厘米处的位置,若叶鞘开始变黄、伴有褐色条纹,扒开叶鞘时还能发现二化螟幼虫,则为适宜的防治时期。
2、防治方式
(1)农业防治
①成虫羽化期,用灯光进行诱捕,以减少产卵量。
②及时除草,减少越冬虫源;及时处理稻根和稻草,收割后要翻耕、灌水,以灭杀稻田中的幼虫和蛹。
(2)药物防治
①亩用250-300毫升8%杀虫双水剂兑水喷雾,或拌土撒施。
②亩用1000克5%杀虫丹颗粒剂进行撒施。
③亩用100-150毫升20%三唑磷乳油兑水40-50升,然后进行喷雾。
④亩用50-100毫升50%杀螟松乳油兑水进行喷雾。
⑤亩用8克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剂兑水40-50升,然后进行喷雾。
二、水稻钻心虫的分布范围和寄主
1、在我国 ,三化螟主要分布在北纬37°~38°以南各稻区;二化螟在全国各稻区均有分布;大螟分布于黄河以南 ;台湾稻螟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褐边螟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和福建部分地区。
2、三化螟单食性,只为害水稻 ;其他4种还为害茭白 、甘蔗、高粱、玉米 、粟和小麦;大螟还取食芭蕉、椰子。
3、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均1年发生2-7代;褐边螟在华中稻区1年4代;台湾稻螟在广州附近1年4-5 代。
4、各螟虫的发生代数有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少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