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环境温度:把蜂蜜放在有火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就能变成液体状。
稍微隔水加热:对蜂蜜隔水加热至40℃,最高不能超过60℃。
放太阳底下晒:将蜂蜜放在有阳光的地方连晒数天,晚上不能存入冰箱内。
等其自行恢复:如果当前是夏季,将蜂蜜放在通风处便能自行恢复成液体。
一、蜂蜜结晶怎样才能融化回原来得样子
1、提高环境温度:蜂蜜结晶后可将其放在火炉、暖气片等温度较高的地方,过不了多久已结晶呈固体状的蜂蜜就会恢复成粘稠的液体状。
2、稍微隔水加热:蜂蜜结晶后可将其隔水加热到40℃很快就会融化,但要控制好温度,温度高于60℃会使蜂蜜中的酶类等活性物质失活。
3、放太阳底下晒:蜂蜜结晶后可将其放在太阳底下晒一下,一天晒不化第二天接着晒,但晚上不要放在冰箱中,否则又会恢复成固体状。
4、等其自行恢复:蜂蜜结晶后可将其放在通风的地方,等到了夏季多数蜂蜜都能自行恢复成液体状,若不能恢复可隔水加热来使其恢复。
二、蜂蜜结晶还是不结晶好
1、结晶是蜂蜜所固有的物理特性,也就是说真蜂蜜在一定条件下都会自然结晶,但蜜种不同蜂蜜结晶的难易度也不同,例如有些蜜种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就会结晶,而有些蜜种则要长期存放在低温环境下才能缓慢结晶。
2、结晶不是蜂蜜质量的鉴别依据,比如易结晶的油菜花蜜肯定没不易结晶的槐花蜜好,而不易结晶的枣花蜜也比不上易结晶的野桂花蜜,但生活中可通过结晶来鉴别蜂蜜的真假,事实上完全不结晶的蜂蜜肯定是假蜂蜜。
3、结晶还受到蜂蜜含水量的影响,简单来说含水量越低的蜂蜜相对越容易结晶,因此同一蜜种可通过是否容易结晶来检测含水量,但不能用来检测人工浓缩而成的浓缩蜜,原因是浓缩蜜的含水量往往比自然成熟蜜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