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常见农事活动:耕地、施肥、播种、除草、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作物收获、作物贮藏等。
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适合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红薯、土豆等作物,并且在冬季时注意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一、北方的农事活动
北方的农事活动主要有耕地、施肥、播种、除草、防倒伏、浇水、施肥、病虫防治、收获、贮藏等,其中耕地在栽种农作物前后进行,而播种则要根据在栽种的品种,各地的气候环境来决定。
二、北方以栽种什么为主
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因此北方地区适合栽种玉米、大豆、红薯、小麦、土豆等农作物,而且部分北方地区盛产温带水果,如桃子、杏子、柿子等。
三、北方植物怎么越冬
北方的气候严寒,在冬季需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尤其黑龙江等地区,冬季可以在植物周围搭建挡风墙,并在上方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进行保温,而盆栽养护的植物,则可以移到室内越冬。
四、适合北方栽种的花卉
适合北方栽种的花卉有牡丹、铁线莲、海棠花、月季、郁金香等,其中牡丹是典型的北方植物,其喜欢干燥冷凉的环境,主要生长在山东、河南、西北等地区,海棠花为北方常见的植物之一。
五、二十四节气的主要农事活动
1、立春:开始预备春耕。
2、雨水:天气变暖,春回大地。
3、惊蛰:打雷的话预示风调雨顺。
4、春分:越冬作物,比如冬小麦开始生长,昼夜等长。
5、清明: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
6、谷雨:雨生百谷。
7、立夏:作物生长繁茂。
8、小满: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9、芒种:有芒作物开始播种。
10、夏至:白昼最长,光合作用最长的时候。
11、小暑:天气更热,雨水增加。
12、大暑: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雨涝灾害最频繁。
13、立秋:秋天到了。
14、处暑:夏天过去了。
15、白露:草木上开始有露珠,天气真正转凉。
16、秋分:昼夜等长。
17、寒露:比白露更冷的露水。
18、霜降:开始下霜了,这时候柿子才好吃。
19、立冬:冬天到了。
20、小雪:开始下雪了,但是不大。
21、大雪:瑞雪兆丰年。
22、冬至:白昼最短。
23、小寒:开始进入最冷的时候,要避免农作物冻害。
24、大寒:天寒地冻但是开始有转暖迹象。